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57

157.我被带到太阳

十二、星空中的第四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

157.我被带到太阳系之外的又一个星球,这事同样通过我的心智状态的变化,也就是影响我的灵而实现的。因为如我前面数次所说明的,灵人从一个地方被带到另一个地方,无非是通过其内层状态的变化而实现的。这些变化在他看来,完全就像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移动或旅行。在我从我的生命状态到达他们的生命状态,因而在灵里被带到那里之前,这些变化持续了大约十个小时。我朝东向左前行,觉得似乎爬到了水平面以上。我还能清楚观察到从我原先的位置向前的行进和发展,直到最后我所离开的那些人从视线中消失。与此同时,我与随行的灵人谈论了各种话题。有一个灵人也与我们同在,他在世时既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牧师和传教士。随行的灵人根据我对他的观念以为他内心里必是一个杰出的基督徒。因为在世上,观念是从一个人的讲道和著述得来的,判断是基于讲道和著述形成的,而不是基于他的生活,除非这生活是显而易见的;即便他的生活中似乎有什么不和谐的地方,仍能找出借口;因为所形成的观念,或关于某人的思维和觉知会将一切吸引到自己这一边。

属天的奥秘 #4027

4027.就这些话的

4027.就这些话的内义而言,此处所透露的奥秘太过于内在,因而太过于深奥,以至于没有显露出来,被理解力或认知看到。因为就至高意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即祂如何将自己的属世层变成神性;就代表意义而言,即祂如何在重生人时,使他的属世层变成新的。所有这些事在此都充分体现在内义中。
就至高意义而言,此处所包含有关主的细节,即祂如何将自己里面的属世层变成神性,甚至超出天使的理解。有关它们的某些信息可见于人的重生,因为人的重生就是主荣耀的形像(3138, 3212, 3296, 3490节)。诚然,人可以对这种重生拥有某种概念(不过,只有重生之人才能拥有),但只要活在肉身,就只能拥有一种模糊的概念。因为占据他注意力的肉体和世俗事物不断在他的心智上投下阴影,将其拘守于低级事物。但那些尚未重生的人则根本理解不了这个问题;他们缺乏有关它的一切知识,因为他们缺乏对它的任何觉察。事实上,他们完全不知道什么叫重生;也不相信有重生的可能性。他们甚至不知道何为仁爱的情感,然而,重生就是藉着仁爱的情感实现的;因此,他们也不知道何为良知,更不知道何为内在人,尤其不知道何为内在人与外在人的对应。诚然,他们或许知道这些话,并且许多人的确知道它们,但他们对这个事情本身一无所知。因此,由于他们甚至缺乏对这些事的某种概念,故包含在此处内义中的奥秘无论如何清楚地呈现给他们,这种呈现仍像是在黑暗中展示某种东西,或像是对着聋子说话。此外,在他们身上占据主导地位的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情感也不允许他们知道,甚至不允许他们听到这种话,因为他们会立刻拒绝它们,事实上把它们吐出去。那些处于仁爱情感的人则迥然不同。他们以这类事为快乐;因为与他们同在的天使在此人意识到这个奥秘时,会体验到他们自己的幸福。原因在于,这时,他们也会意识到与他们住在其中的主有关的事,以及与邻人及其重生有关的事。当处于仁爱情感的人阅读这些话,特别是相信它们里面有神圣之物,尤其还能理解包含在内义中的某种事物时,快乐和幸福就从天使,也就是从主经由天使流入。
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主进入内在人的良善,事实上经由良善进入那里的真理的流注;以及由此进入外在人或属世人的流注;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流注便进入这情感;还有对真理的接受并真理与那里的良善的结合;另外由此处“拉班”及其“羊群”所表示的、充当一种手段的良善。关于这些事,处于圣言内义的天使(对他们来说,内义就是圣言)则看见并觉察到无数细节。但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细节会进入人的理解范畴;凡进入其中的,也都掉进其模糊部分,这就是为何这些事无法详细解释的原因。

属天的奥秘 #3741

3741.天国呈现为

3741.天国呈现为一个人的形式,因为其中的一切都对应于独一主,也就是说,对应于祂的神性人身,唯独主是人(参看49, 288, 565, 1894节)。天堂因与主对应,并且是祂的形像和样式而被称为大人。天堂里一切本质上为良善的属天事物和一切本质上为真理的属灵事物都来自主的神性。那里所有的天使都是形式,也就是照着对来自主的神性事物的接受而形成的物质。被天使接受的主的神性事物就是那被称为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因为他们里面的神性生命,连同由此而来的神性之光会显现,并照着他们的接受而被调整。
因此,对世人来说,形式和物质也具有类似性质,只是处于一个较低层级,因为它们更粗糙、更复合。这些也是接受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形式,这一点从清晰可见的迹像很明显地看出来;如思维,它流入舌头的器官形式并产生言语;如心智的情感,它在脸上显示它自己;如意愿,它通过肌肉的形式流入行为,等等。产生这些效果的思维和意愿是属灵和属天的;而接受它们,并把它们付诸行动的形式或物质是物质材料的。显然,后者完全是为了接受前者而形成的。由此明显可知,后者源于前者,并且后者若非源于前者,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